巴州区现已建立各级各类工会、工委组织865个,基层团委(总支、支部)1669个,乡镇(机关)、村(社区)妇联、妇委会、妇代会530个,科协组织122个,实现了群团组织"全覆盖"。
近年来,巴州区委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提出的"主动融入、建功立业"的总体要求,坚持把群团工作放在全区大局中统筹推动,为群团组织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落实党管责任 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从落实党管责任入手,始终把群团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群团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群团工作会议,及时研究部署群团工作,使群团组织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投身主战场。二是把准工作思路。先后出台了《巴州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等10余个规范性文件,对加强和改善党的群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发展方向,明晰了工作路径。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党委对群团工作的考评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群团组织主要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党委有关会议制度,不断提高群团组织的政治地位。四是强化投入保障。建立落实群团工作经费同步增长机制,按青年、妇女人均1元,足额预算了团委、妇联工作经费;按人均0.8元,足额预算了科普经费;工会经费、残疾人保证金实行财政代扣和税务代征。同时,在群团服务站、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安排了专项经费,保障了群团工作的正常开展。
夯实基层基础 创新工作载体
坚持“党建带群建”原则,统筹谋划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一是抓基层建设。全区现已建立各级各类工会、工委组织865个,基层团委(总支、支部)1669个,乡镇(机关)、村(社区)妇联、妇委会、妇代会530个,科协组织122个,实现了群团组织“全覆盖”。二是抓阵地建设。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阵地建设,保证了每个村级组织群团阵地不少于15平方米。三是抓干部培养。通过集中培训、下派锻炼和内外交流等方式,不断增强群团干部服务中心工作、联系服务群众、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换届以来,全区群团组织新配备副科级领导干部7人、正科级干部3人,群团干部交流到其他部门任职5人。四是抓载体创新。积极探索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途径,按照“党政主导、群团主抓、部门参与”的运作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巴山新居”聚居点、场镇社区建立群团服务站15个,为社区群众提供困难帮扶、技能培训、志愿服务、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普惠服务,进一步拓展延伸了群团组织服务功能,构建了“大群团”工作格局。
务实担当作为 服务中心工作
巴州区群团组织牢牢把握工作主题,自觉服务工作大局,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团结群众的职能作用。一是助推经济发展。进一步凸显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发动引导65000余名群众,参与劳动竞赛、岗位建功、技能培训等活动,取得技术创新成果58项,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创业创新激情。二是服务民生改善。围绕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四季送”“关爱贫困母亲、儿童”等活动,帮扶困难群众17000余人,发放帮扶资金1500余万元。同时,挂联帮扶5个贫困村、257户贫困户,组织实施产业项目7个,实现产值680余万元。三是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创建“三建两书”“女子法律志愿服务团”“110家庭暴力报警站”“青少年维权岗”等平台,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近两年来,为226名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1380余万元。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新市民培训”“劳模宣传月”等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