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通江县妇联始终按照市妇联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以帮助残疾妇女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以科技培训、资金扶持为手段,组织引导残疾妇女从实际出发,利用特长,实现了增收致富。
李亚雪,四川省通江县诺江镇人。在三岁时遭遇不幸,罹患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十八岁那年,正是读高三的时候,但是她被告知,按当时的政策规定残疾人不能读大学,她第一次迷茫了,路在何方?然而面对命运的捉弄,她没有低头。她说“一个人存在就应该有意义”。她喜欢上了剪纸,不管生活怎么苦与累,她也从未丢下过,每天坚持,在一张张薄薄红纸上,诠释着对剪纸的梦想。
通江县妇联在了解到她的故事后,深受感动,积极为李亚雪实现创业梦想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协调予以帮助,并且每年为她提供2000元生活资助,为她解除了生活之忧。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剪纸材料供其训练。她的手因剪纸而多次受伤,小小纸片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河水泽,线条粗旷,顺着白描线条,朴拙诡异,剪窗花,一张张剪下,又一张张撕碎,成百上千张纸,丢进了垃圾桶,手指数百次地被刻刀扎出了殷红的血,虎口磨出了结实的老茧。夏天,汗水迷糊了双眼,又辣又涩;冬天,坐在矮凳上,寒风扎骨,双脚酸软生疼。这不仅仅是意志毅力的磨折,更是残疾女对剪纸艺术生涯的追求。
为使她的剪纸技艺得到极大的提高,妇联先后为她引荐了30余位老师,并且将她的作品积极推荐出去,与国内外一些优秀剪纸艺术家的作品同台竞技,慢慢的,她的剪纸技艺博众家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剪纸艺术风格。
她的剪纸《幸福平安》、《孔子》、《清明上河图》、《十二生肖》、《九龙图》、《六子登科》、《巴中新农村》、《赤化全川》一件件极具艺术收藏价值的作品相继完成,获得了巴中市工艺类一等奖。她多次被邀请参加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及国际、国内外艺术节,并邀请参加成都市建党90周年画展,受到省长、成都市市长以及各界人士的好评与赞扬。多幅剪纸被国内外人士收藏。看到《清明上河图》,你就看到了惊叹和感动!长达7.4米的《清明上河图》花了她近一年的时间,五百五十多个神态迥异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各类动物,古朴而有特色的房屋、城楼,游弋在水面上的诸多船只……整幅作品构图严谨、精美。
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仁士的帮助下,慢慢的,她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李亚雪毅然决定免费教学生剪纸艺术。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过来学习,每堂课她都要在屋里挪来挪去,她细心辅导,每次弯腰他都会忍痛却面露微笑。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习剪纸,她省吃俭用,甚至舍不得买一把轮椅,所有的材料都是自己掏钱托人从成都买回来。从2009年以来和国际助残组织到地震重灾区绵竹,她以自己亲身经历和生活感受,为灾区人民心理疏导,抚慰地震给他们心灵造成的创伤,手把手地教他们学剪纸,使他们走出阴影,点燃心灯。
一个平凡却坚强的女子,在妇联组织的爱心关注下,数年执着地用一把剪刀将传统艺术挥舞,演绎出残疾人的魅力人生,在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篇幅中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