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北京,中国科技会堂。
坐拥230万粉丝的“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用半个世纪时间“追太阳”的汪景琇院士、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郭晶社长等一批科技大咖,人民日报、新华社等70余家主流媒体齐聚会场,参加巴中举办的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新闻发布会。
再过两个月,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将在巴中恩阳举行,大会集视听科技、文博科创、动漫科幻、影视科普于一体,科技感十足,参会嘉宾可以体验嫦娥奔月、蛟龙下海、天宫一号等数十个大国重器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一场在巴中举办的科技大会,为何选择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巴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从年初的新春第一会提出“开放”打头阵,到年尾在北京举行的这场新闻发布会,这既是巴中“立足全市、面向全省、放眼全国、走向全球”理念的一脉相承,也是“把张思训、晏阳初的世界影响力和足迹贯通起来策划组织相关活动”的生动实践,更是巴中敢于置身全球聚光灯下,打开视野、提升格局,在全国乃至全球来寻求开放共赢的运筹帷幄,对进一步营销巴中、欣赏巴中具有深远意义。
未来,这场大会将在巴中连续举办10年,每年举行近100场科学普及与科普视听活动。那么,如此重要的大会,又为何会选择巴中?
巴中人杰地灵,宋代著名天文学家张思训从这里开始仰望星空之旅,制造了人类第一个自动天象仪,探月总工程师吴伟仁、哈工大校长韩杰才、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等从这里走向世界。在巴中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有着特殊的科学传承意义。从现实基础来看,巴中交通便捷,高铁、机场、高速等缩短了出行距离,为大会的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巴中是四川省唯一、全国12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始终站在实践前沿,推动科普工作创新,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
承办这场“国家级、科技味、潮流范”的大会,对巴中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
行业新赛道内的“科普视听”主要是以当下最新的数字光影形式,实现复杂科学知识趣味化、传统书本知识视听化,不仅能激发全国各地青少年主动探索科学,对巴中而言,必将迎来教育、科技、人才又一里程碑时刻。这场国家级行业盛会,将特邀“两院”院士、科学家及知名专家学者200多人,云集全国科技爱好者、科普视听博主、科普视听从业机构、知名媒体机构人员1300多人,他们所带来的虚拟现实视听技术、超高清视频、AI等新质生产力,必将和巴中的5大主导产业、18条细分赛道深度耦合,赋能巴中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办好这个大会,巴中不仅在恩阳建设影视硅谷,打造“1+10+1”体验场景,提供最优质的可视化呈现支撑,也在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比如聚焦吃住行等重点环节,组建大会服务团队,招募志愿者,让各界人士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我们相信,新闻发布会只是一个序曲,丰富数字化体验,打造全国首个《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馆,搭建科普交流合作大平台,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深沉伏笔。
我们期待,当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巴中,闪耀在这里的科技魅力,必将和开放的巴中双向奔赴,与巴中的文旅产业同频共进,见证彼此美好!(何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