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脚下,巴河之滨,开放画卷渐次铺展——钠电产业、低空经济项目落地,巴中企业(成都)幸福中心、金(华)—巴(中)数字招商服务中心落成,光雾山国际红叶节、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举办,巴商茶间荟、东西部协作机制建立……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全省对外开放发展大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外开放决策部署,对内抓改革促优化,向外广对接促合作。
一年来,全市促进开放合作的势头之盛、推动改革创新的动能之实、抓牢营商环境的力度之大、尊重关爱企业家的氛围之浓、企业来巴投资兴业的信心之足……巴中在全国开放大局中锚定并奔赴着新的方位坐标。
盛情邀客 用好整合资源、集成能力“关键一招”
新春伊始,以“开放”为关键词,巴中吹响了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3月27日,全市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产业项目开工投产仪式在巴中钠电产业园区举行。本次签约仪式共有5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99.85亿元,主要涉及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项目签约现场,正是在佰思格的大型厂房内。“签约会场的前面是企业幸福中心,后边是项目生产线,很接地气,让我直接感受到巴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依法保护好企业家和企业’的用意与用心。”中交天和西安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科感慨道。
迎远客、招近邻,全市上下铆足干劲,拼抢出招商“开门红”。企业家的所见所感,正是全市将整合资源、集成能力作为“关键一招”的具体表现。
一年来,巴中抓招商、引增量的合力充分凝聚。
投促体制机制焕发活力。以投资促进机制改革,推动项目招引建设全环节高效协同。优化驻外机构管理体制机制,设立区域经济合作分局,推动职能向招商引资主业聚焦。创新招商引资“派单分发+流转分享+评估审查”机制,全市上下分工协作、有机协同,“一盘棋”工作格局加快形成。
外贸支撑体系更加健全。相继出台《促进民营外贸企业发展壮大十条措施》《关于集成支持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措施》等系列文件,同海关、外管和贸促等部门创建外贸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集成了外贸促进能力。
“大外事”联动成效显现。建立“外事外资外经外智”协同机制,2024年巴中市与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翻山铰子》亮相韩国首尔世界城市文化节,国际友城建设覆盖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
过去一年,在投促方面,外商直接投资700万美元,增速33.08%,增速全省排名第4位;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完成172.28亿元,增速43.9%,增速全省排名第1位。在外贸方面,全年新增外贸备案企业40家,其中12家首次实现外贸实绩共3.52亿元,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9亿元。共组织123家企业开展国际市场拓展活动,签订外贸合同及订单达1325万美元,达成8份跨境经贸和战略合作协议,贸易伙伴增至107个国家和地区。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全市上下以开放的心态找“亲戚”,以共赢的理念寻“伙伴”,集势聚能拼招引、促投资、谋开放的显著成果。
如今,一项项重点项目如约相继投建,一个个企业工厂发展如火如荼,巴中正拔节生长。
热情迎客 打造“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
营商环境是巴中对外开放的核心竞争力。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润物细无声,影响着市场主体兴衰,决定着城市生机活力。
“上次我在‘巴商茶间荟’上提了一个诉求,就是解决我们企业上下游配套的问题。政府这边积极行动,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四川高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佘怡春始终不忘“巴商茶间荟”、不忘那杯“亲”上加“清”的云顶茶。
2024年3月,同样春光明媚。在第1期“巴商茶间荟”上,佘怡春提出了延链补链的需求以后,巴州区立即行动,统筹驻点招商和延链招商,到广东浙江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引进了PCBA电容式触摸屏等十余个上下游相关项目。
一年来,巴中的清茶越喝越香,企业的信心越来越足。我市持续优化“巴商茶间荟”工作机制,动态清零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市级层面收集的1397个问题诉求已推动解决1295个,清偿拖欠企业账款步伐逐渐加快。
今年1月,在成都,基底生物科技(巴中)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入驻巴中企业(成都)幸福中心,该公司也是幸福中心第5家在孵企业。
“在公司入驻过程中,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全过程服务,专业的服务、真诚的态度让我们企业感受到了来自巴中的满满诚意。”基底科技创始人薛江昆说。
一年来,幸福在巴中逐渐具象化。除了巴中企业(成都)幸福中心,我市还在6个产业园区建立了企业幸福中心,通过整合政府和社会化服务资源,推动国家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在各园区全面落地。
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解题导向,一批针对财源、金融、用电等各方面的首创性、特色化“微改革”创新成果正惠及全市千企万户。
要素保障是“命根子”。电力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直接影响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电力工业改革的探索和建立,正是“微改革”助企惠企的重要一改。
如遇高峰期,企业用电难怎么办?虚拟电厂可以提供集成用电保供服务。2024年12月20日,巴中市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成功通过四川省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平台性能测试,成为四川省首个正式投入使用的地级市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可帮助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市场主体”,通过优化涉企奖补政策、设立产业发展资金池、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能力等措施,全市兑现惠企政策资金6亿元,减税降费退税15.22亿元,开办企业“小时清单”事项扩大至62项,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让企业家们始终“站C位”“坐前排”。
真情待客 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2024年6月,巴南高铁正式通车。巴中作为川东北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带动物理空间和发展空间全面打开。
从“山高路远”到“开放高地”,以政策创新、产业升级推动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巴中30多年开放合作的深厚积淀,正助推巴中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机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新时期新征程,巴中如何写好开放合作新篇章?2月19日,巴中市对外开放和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再次鲜明指出,要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集聚资源、搭建平台、链接外部的主抓手,聚焦整合资源、集成能力,优化体制机制,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加快建设开放合作典范地。
《聚力推进开放发展加快建设开放合作典范地的实施方案》《巴中市2025年为企办实事实施方案》《2025年助企降本增效专项试点行动方案》……一份份重磅文件的出台,让每一位企业家看到:巴中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礼遇企业家。
“我相信文件出台后,将吸引世界各地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巴中。我们乐于见到一个更加开放的巴中,我们也将为加快建设开放合作典范地添砖加瓦。”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总经理陈棋表示,这便是从浙江不远千里,跨越山山水水奔赴巴中的答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蓄势之年。
目标明确,步履不停,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站在新起点,巴中将把握深化“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长效推动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
在外贸产业发展上,大力实施贸易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壮大、贸易新动能培育、重大平台提升、贸易通道畅通等5大行动,激发外贸主体活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聚焦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实现对外贸易“优进优出”。推动跨境电商高水平发展,鼓励本地外贸企业、电商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跨境电商新主体,支持县(区)挖掘差异化优势,培育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完备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打造一站式、专业化协同创新圈。
在深化招商引资路径上,做好百万乡友大文章,开发利用好油气矿产大资源,承接好传统产业大转移,拓展好应用场景大开放,加快形成新型能源、精细化工、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强化资本招商、基金招商、园区招商和以商招商,实质化运营数字招商平台,用好“小招云”等第三方招商平台,搭建科技成果孵化、生物科技合作平台,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培育。
在拓展对外开放合作渠道上,搭建政府间和民间平台,加快推进市、县(区)政府及其部门与国(境)外地方政府、商协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搭建展会活动平台,组织和支持企业、人员参加“西博会”、世界华商大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活动,举办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国(境)外产业项目推介会等相关涉外活动。
在数字巴中建设上,梳理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资金重点支持投向领域,做好数据领域项目策划、储备和申报工作。推动出台《数字巴中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建立项目策划清单、储备库、建设库、运行库等项目管理机制,梯次推进项目包装申报工作。
2025年,继续出发,巴中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全市将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以更足诚意和更强能力,广迎四面八方客。(巴中融媒记者 姜春)
|